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國名校取消SAT/ACT申請要求?

前陣子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在美國掀起了一陣”龍捲風”,有支持者積極參與發聲和改革;也有反對者提出“All Lives Matter”。網絡上《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十年寒窗》引出了“寒門難出貴子”與“階級固化”的討論。 “Defunding police department”的支持和反對方爭論不休。雙方各持己見,用邏輯自洽的觀點反駁對方。社會現象很難用單純的對錯來判斷,而平等(Equality)與公平(Equity)或許是此辯論核心。

什麼是平等和公平?

平等(Equality) VS 公平 (Equity)

平等(equality)是指每人被平均分配同等的資源去獲得機會或完成任務。如左圖,不管高矮胖瘦,男女性別,身強力壯或殘障人士,人人提供一個高矮一致的木箱。至於能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和風景,就看自身的條件和造化。能讀出幾分“肉弱強食”“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意思。

公平(equity)是指根據個人不同需要和情況提供資源和協助,以達到一種相對公平的結果。如圖右,較高的人憑自己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而矮一些的人需要2塊木箱和殘障人士需要更寬更大的階梯。其結果就是所有人都可以達到相似的高度獲得完成夢想的機會。

考試是否能夠準確預測學生的實力?

由於疫情,美國的部分大學取消了2021年新生SAT/ACT的申請要求,部分大學永久的取消SAT和ACT作為錄取條件。

SAT/ACT是美國的大學錄取考試。永久取消這兩個考試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大學的長期研究發現考試分數不能準確的預測學生是否在4年大學裡的取得學術和軟實力的成功。

很多人認為考試就是最平等的。不管出身是平民、商人、還是公務人員,考試面前人人平等。想要進大學,只有考試這條路。也有人反思這些制度的合理性,“寒門難出貴子”就是一個事實。

據研究,2018年,85%的大陸高考(學測)狀元來自『城市』,2019年清華大學新生中,只有19.3%的學生來自農村和貧困區,其中還包括政策照顧的學生在內。最近,《大山里的女校長張桂梅》的故事也傳遍網路。山里的女孩,因為是女孩,極力和額外的爭取才能獲得上學的機會。該校長拼盡了全力和生命,使得40.67%的學生進入一本大學(類似台灣的台、清、交等大學),82.37%進入二本(等同於中字輩大學)。再看長沙的四大高中名校,一本錄取率高達90%以上。

論付出和承受的壓力,山里和城裡的孩子,誰也不比誰少,結果還是相差甚多。就因為出生不同,性別不同,不管個人的努力付出多少,命運依舊相差甚遠。學測等考試制度的確是提供了一個相對平等的機會,然而現實是我們的教育資源還尚未達到平等分配,更談何公平競爭。即使有各種政策試圖彌補教育資源分配的問題,不平等待遇所造成的差距也會需要這些孩子們在今後花比其他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一點一點縮小。忽略軟實力,僅憑一個分數來評判一個人的前途,未免對這些生活環境處於劣勢的孩子們不太公平。

給予公平(Equity)機會的意義在於哪裡?

很多人對給予弱勢群體多一些資源的提議,極其反對。他們質疑“就因為來自某個地區,有某種膚色就應該享受特殊待遇,這就是另一種歧視?” 從某領域的社會資源分配來說,比如說教育的錄取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某一個群體多,確實就意味著另一個群體的資源被相對剝奪。對“失去”的恐懼讓人們奮起捍衛自己的資源和優勢,也是理解的。

從整體來看,即使弱勢群體被賦予多一些資源,其目的也是讓更多人能獲得同樣的機會去探索,去發現,去追求,並不是壓制和打壓另一個群體。當然,這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態。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與殘酷的現實生活並不是短時間內能改善的。

還有一種聲音提出某些群體暴力,犯罪率高,給他們開特權就是給犯罪開道。近來發生的打砸搶,無形又加深了暴力的這個負面印象。人們對於生活居住安全環境的關注也不應該被忽視。關於犯罪率這個數據和事實也有另一種解說,那就是社會長久的歧視和司法的不公正,使得某個群體被更嚴厲的定罪和懲罰。

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是由於曾經對於少數群體的不平等待遇導致了這部分人群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過激行為,而又因此激化了種族之間的矛盾,陷入了死循環。各有各的理,不過確定的是,膚色並不能代表一個人,就如從小背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有人說,我的出生不由我決定。生為白人或者中上層家庭,是我的錯嗎?不是。同樣,不管什麼出生都不應該成為追求目標和夢想的障礙。

也有人說,我不偷不搶,所有的一切都是憑努力和辛勤工作得來的。是的,合法奮鬥的成果應該得到保護。但弱勢群體也想在這樣努力奮鬥能夢想成的道路上少一些額外的負擔和歧視!看歷史長河裡留下的“特權”和“歧視”或許能更好的解釋這個分歧。

實際上用單一“補錯”的特殊對待來糾正歷史長河裡留下的不公平,也會給弱勢群體打上標籤和忽視個人能力的負面印象。社會大眾會認為他們現在的收穫不是努力和能力得來,而是特殊照顧所得。比如,校園裡看到一個非裔學生,人們會覺得不是靠自己的學識和能力進入學校的,只是“優先政策”給他們開了通道。殘疾人能得到一個工作,不是他們能勝任,而是特殊照顧。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它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窄。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

——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因為社會競爭關係的存在,本不應該成為階級對立的觀點,被討論成了水火不相融的階級矛盾。我們如何才能消除這種對立和分裂?共同目標Making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到底是什麼使命?我們的社會是否有保護弱勢群體的職責,創立相對和諧、公平的環境?

這些問題顯然還沒有完美的答案,而溝通和教育則是尋找答案重要的途徑和工具。我們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存在無意識的偏見和認證偏見。意識到自身可能擁有到偏見,或許能幫助每一個人看到世界的另一面和另一種可能。

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一起討論!